余姓男女 - 命名




余姓為中文姓氏之一,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 90位,現今中國姓氏排行第 51位。

余姓起源:

1. 據《風俗通》載,余姓為「由余之後,世居歙州,為新安大族,望出下邳、吳興」。春秋時,秦國有個臣醫叫由余,他的祖先是晉國人,避亂於西戎。由於本來在西戎為官,後奉命出使秦國,見秦穆公賢德大度,就留在秦國為臣。他為穆公謀劃征伐西戎,使秦國成為西方霸主。其後代子孫以其名字為姓,有的姓由,有的姓余,同出一宗。

2. 係鐵姓所改,為成吉思汗(鐵木真)的後代,出自鐵穆氏宰相之家。傳說:元朝亡後,明太祖要捉拿鐵穆宰相的五個兒子。五子星夜出城,逃至雲貴,見追兵前來,就躲在橋下。追兵到來時,有人見橋下水波動盪,提出可疑,領軍者未加細查,隨口說:「江中有水,水中有魚,何必大驚小怪,快快繼續向前追趕。」鐵穆氏五兄弟逃脫後,原想改鐵穆氏為金氏,最後決定改為余氏。「余」筆畫節省,比金字少一橫,又是「水中有魚」的魚字的諧音,堪稱一字雙關。

雲南余姓蒙古族起源

在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馬街鄉石龍村的多衣樹、龍馬後、李子樹、張家水井、槽子、上灣等自然村散居著一支約1500人左右的蒙古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