閻姓男女 - 命名




閻姓,中文姓氏之一,《百家姓》收錄。2006年閻姓人口在中國大陸排名第 75。

閻氏起源根據考證,應該是在現在山西省一帶,古姓姬(周武王封吳大伯的曾孫仲突在閻鄉,後代子孫遂以閻為氏,稱閻氏。秋時,晉成公之子懿,受封於閻(今山西安邑縣西部一帶,一說在運城縣),他的後世子孫以其封地名為氏,亦為閻氏)。在東漢四大外戚家族,漢安帝劉祜的皇后閻姬便曾任過皇后與皇太后,與閻顯曾稱霸朝廷一時,不過後來全部被斬殺(該閻家便出身山西)。 閻姓自得姓以後,主要在河南、山西、湖北一帶活動。秦漢時,開始向四周遷徙,向西至陝西、甘肅、四川,向東則抵達山東,向北至河北、內蒙古。但直到唐宋以後,閻姓才向江南遷徙。唐朝時,閻姓在山西發展迅速,成為太原郡十大望族之一。

東漢末年時,張魯的幕僚有閻圃。在五胡十九國時,也有姓閻的外族。一直到19世紀後半,閻氏在山西都還有知名人士,如慈禧年間主管財政的閻敬銘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知名的唐朝閻立本,其祖父乃北周上柱國(武官頂點)之一,來自於內蒙古。

在湖北省大冶一帶,也有經過遷徙的閻家。並在附近有閻家村。根據傳說,明末李自成曾經打到湖北,四處燒殺擄掠,惟經過閻家村時,不敢蠢動,認為該村乃閻羅王有關,百里荒無間,惟閻家村存在,故又稱為「閻家在」。該閻家,後來也輾轉到台灣,台灣也有閻氏。

歷史上還有其他非漢族,集體改名閻姓的例子:如河南湯陰的閻氏,其祖先就是鮮卑族,而清代滿洲八旗的布雅穆齊氏則集體改為閻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