賀姓為中文姓氏之一,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70位。
賀姓起源 :
出自姜姓,是為帝王名避諱所改的姓氏。春秋時,齊桓公(姜姓)有個孫子叫公孫慶克,他的兒子慶封稱為慶氏。慶封在齊靈公時任大夫,在齊莊公時與崔杼曾為上卿執政。因崔杼家內發生內亂,慶封以弒君罪滅掉崔氏,獨霸朝政。慶封得意,自己享樂,縱慾酒色,把政權交給兒子慶舍,引起了朝野對慶氏的不滿,慶封的親信盧蒲癸和王何,趁慶封外出之機,殺死了慶舍,慶封見勢不妙,便逃到了吳國。吳王把朱方封給慶封,慶氏族人聞訊趕來相聚,從此,慶氏比在齊國時還要富裕,直到被楚靈王伐吳時被其滅族。至西漢末,子孫徙會稽山陰,東漢時傳至慶儀為汝陰令,其曾孫慶純官拜侍中,為避漢安帝的父親劉慶的名諱,「慶」改為同義的「賀」字。慶純改為「賀純」。史稱「賀氏正宗」。是為江蘇賀氏。
出自鮮卑族改姓。據《魏書·官氏志》等所載,南北朝時孝文漢化,遷都洛邑後,北魏孝文帝將鮮卑族複姓賀蘭、賀拔、賀狄、賀賴、賀敦、賀六渾等氏皆改為漢姓賀氏。是為河南賀氏。
出自日本人,日本浪人姓伊賀氏、加賀氏之兩人為倭寇劫掠泉州,諸倭寇回日本後,兩人感義覺迷,反倒幫助明朝,參與平定李闖之役,後兩人改姓賀氏,自署郡望。二人子孫留於中國,時稱「東賀」。